二十大報告中強調了「人才是第一資源」的重要訊息,香港作為連接世界的重要窗口,國家需要香港發揮吸引人才、輸送人才的重要功能。特區政府在10月19日公布的任內首份《施政報告》提出了不少大破大立的人才引進措施,讓人耳目一新之餘,更為構建長遠人才政策藍圖踏出重要一步。筆者對特區政府提出的吸引人才相關理念十分贊同,但「不進是退,慢進也是退」,既然香港到了做事的時候,踏出第一步後,社會要積極思考如何藉助外來人才動力,帶動本地人才培養,以解決如社會流動性低等根深蒂固的社會問題


本地人才培養是整全人才政策至關重要的一環,其中不僅牽涉到教育、福利,更與產業問題息息相關。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不能單靠從出入境政策單方面審視,更要配合一個城市現有的產業現況、未來產業藍圖而擬定。本地產業的蓬勃,關係著投身該產業的本地及外來人才在社會向上流動的可能性,這當中指的不僅僅是薪水,更與人才的住房、教育及其他社會資源的多寡息息相關。
香港國際金融服務馳名,但過去十幾年高端金融服務的迅速增長,疏忽了其他產業的發展,導致了社會經濟產業單一化的問題,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社會中層或停滯不前,或跌入社會底層,基層市民更缺乏上升的可能性,包括廣大剛畢業不久,在社會有一定工作經驗的青壯年,長遠只會加劇社會怨氣的積累。特區政府明確了對引入創科人才的重視程度,提出的優化「科技人才入境計劃」、拓展「創科實習計劃」、建造「創新鬥室」等,均劍指更為壯大的創科人才庫。但筆者的疑問是,香港是否只需要創科型的人才?除了金融、創科外,香港下一步應如何打造更全面的產業發展藍圖,利用現有的金融資本優勢,促進產業的多元化、為各種本地人才創造新機遇?要解答這些問題,需要的不僅是政府的深思熟慮,更要社會各界群策群力進行深入探討,正值一年一度的的香港國際人才高峰論壇的即將舉行,筆者冀望論壇能為社會有志之士提供一個「聚天下英才」的平台,共創盛舉,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協同效應,為香港未來的人才和產業發展投石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