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記者 陳典 李海元】每一位優才及專才申請來港都需經過香港“輸入優秀人才及專才諮詢委員會”的審核。據香港入境事務處統計,2012年首11個月, 1834宗申請中只有298宗獲批。隨著申請人數不斷增多,如何能夠在眾多申請者中脫穎而出?諮詢委員怎麼篩選人才?審批時的名額如何分配?優才專才來到香港後如何與當地很好地融合?帶著這些疑問,人民網記者專訪了香港“輸入優秀人才及專長諮詢委員會”主席楊敏德女士,全方位地瞭解委員會的評審工作。

諮詢委員採取兩個步驟評審

人民網:申請“優才計畫”和“專才計畫”都要接受輸入優秀人才及專才諮詢委員會的審批,請問委員會成員是由哪些人士組成的?您能簡單介紹一下委員會的工作情況嗎?

楊敏德:“輸入優秀人才及專才諮詢委員會”由香港特區政府行政長官委任的官方及非官方成員組成,每屆任期為兩年。今屆委員會連我在內共有十八名非官守員,我從2010年開始出任主席。

諮詢委員會按各委員的專業背景分為四個小組:

第一小組就“工業製造”、“建築、測量、工程及建造”及“資訊科技及電訊”界別的申請提供意見。

第二小組就“金融及會計服務”、“法律服務”、“物流及運輸”及“商業及貿易”界別的申請提供意見。

第三小組就“廣播及娛樂”、“餐飲服務及旅遊”、“藝術及文化”及“體育運動”界別的申請提供意見。

第四小組就“業務支持及人力資源”、“學術研究及教育”、“醫療保健及獸醫服務”及其它界別的申請提供意見。

輸入優秀人才及專才諮詢委員會大約三個月召開一次會議。諮詢委員會對合乎基本條件的申請採取兩個步驟的評審過程。在第一步驟的評審由四個專業小組負責評審。第二步驟的評審由全體委員參與,再次評估申請人的教育背景、事業往績、專業經驗、國際視野、未來在香港的計畫、特別是申請人的專長能否對香港社會現況與長遠的社會及經濟需求有所貢獻。

達到基本條件即可申請“優才計畫”

人民網:很多人認為,“優才計畫”都是針對朗朗、章子怡這些名人,其實很多普通專業人才也通過該計畫來到香港,您認為基本達到什麼條件才能申請?

楊敏德:申請人必須首先符合“基本資格”的要求,才能根據計畫所設的兩套計分制度的其中一套獲取分數。“基本資格”的要求包括:

年齡——申請人根據本計畫提交申請時,年齡必須在18歲或以上。

財政要求——申請人須證明能獨力負擔其本人及受養人(如果有)居港期間的生活和住宿,不需依賴公共援助。

良好品行 ——不論在香港或其他地方,申請人不得有任何刑事罪行記錄或不良入境記錄。

語文能力—— 申請人須具備良好的中文(普通話或粵語)或英文的書寫及口語能力。

基本學歷 ——申請人須有良好學歷,通常指備有文件證明的學士或以上的學位;但在特殊情況下,具備良好的技術資格、經證明的專業能力及/或備有文件證明的有關經驗和成就也可獲考慮。

申請人的學歷和工作經驗約占評分比重的6成,年齡占2成,餘下2成為家庭成員組合背景。

人民網:“優才計畫”的成就計分制和綜合計分制的名額是如何分配的?比例如何?

楊敏德:自計畫實施以來共有2392名申請人成功獲分配來港定居的配額,其中2202名是循綜合計分制申請的,餘下190名選擇以成就計分制申請。

目前整體獲分配名額個案中,約有62%人士擁有碩士/兩個學士或以上的學歷。在“綜合計分制”組別中,有580名及420名優秀人士分別按金融與會計服務行業及資訊科技與電訊行業獲分配名額,占該組別獲分配名額的45.4%,相信足以提升香港整體學術水準及競爭力。

傾向于吸引金融、資訊科技人才

人民網:“優才計畫”“專才計畫”在審批和分配名額的過程中,會考慮哪些因素?

楊敏德: 因香港近年積極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故香港特區政府會傾向吸引與金融及資訊科技界有關的人才。但與此同時,也會兼顧其他發展,如在“成就計分制”組別的申請者中,就以“體育運動”及“藝術文化”人才成為主要吸納對象,兩者同樣各占該組別的成功個案逾40%。香港金融業發展空間大,當中部分資訊科技人才更可轉型,為醫療及電訊界別服務以持續對香港作出貢獻;同時,在西九文化區發展如火如荼下,進一步吸納藝術人才,也可提升香港的國際地位,取得雙贏局面。

人民網: 我們瞭解到花樣滑冰運動員齊佳最開始是通過“輸入內地人才計畫”來香港工作,後來才申請的“優才計畫”,您認為哪些人可以從“專才計畫”轉到“優才計畫”?

楊敏德:按“輸入內地人才計畫”獲批來港工作的專業人士,如同時也具備“優秀人才入境計畫”的資格,他們可考慮以“優秀人才入境計畫”申請移民定居香港,以爭取更大的彈性和空間發展在港的事業。香港是一個多元化的國際都會,各行業精英可先行于入境處的網頁內自行評估所獲得的分數才遞交申請。

人民網:您認為香港哪些方面吸引優秀人才?相比西方發達國家和地區對華人人才的移民政策,香港特區的優勢在哪裡?

楊敏德: 香港的機會較多,通過“優才計畫”來港的優秀人才,來港前無須獲得港香雇主聘任,來港後可自由轉換工作或自行創業。一般國家外地人定居的政策,都要求申請人事先獲得聘用。

不必擔心“優才”“專才”搶香港人飯碗

人民網:有些人擔心太多外地人來香港工作,會不會搶香港人的飯碗,您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

楊敏德: 我認為有關憂慮絕不存在,因在現有機制下,有一個由官方及非官方成員組成的委員會,負責在入境處為計畫申請人進行定期甄選時,就評核、評分及分配名額提供意見。

同時,在審批申請個案時,會考慮香港發展需要,檢討申請人學歷及工作經驗能否滿足人才供應鏈,及對申請者是否在其界別內擁有“傑出成就”作出評核,故申請獲批的,均設合香港發展需要,不會出現與香港人搶飯碗的情況。入境處也會仔細核實申請文件及資歷,確保成功獲批的申請人符合資格。我認為透過吸納外地專才來填補香港既有的職位空缺,可以圓滿“人才供應鏈”,可令香港的發展更完善。

人民網:入港優秀人才怎樣才能與香港社會很好融合?

楊敏德:香港是一個開放及包容的多元化社會,雖然內地和香港兩地在文化和生活習慣等方面存有差異,但仍不影響日趨頻密的交往。只要抵港的人才以積極、開放的態度投入新生活,包容兩地人民文化的差異,他們必定能為香港社會帶來正面的影響,進一步豐富本地文化,優化人口素質。